PRODUCT CLASSIFICATION
高溫箱式電阻爐在化學實驗中的核心優勢
精準控溫
溫度范圍通常可達1200℃~1800℃,部分型號可擴展至2000℃以上,滿足大多數高溫化學反應需求。
配備PID溫控系統,溫度波動可控制在±1℃以內,確保實驗重復性。
氣氛控制靈活
可通入惰性氣體(如N?、Ar)、還原性氣體(如H?、CO)或氧化性氣體(如O?、空氣),模擬不同反應環境。
部分型號配備真空系統,壓力范圍可達10?3 Pa,適用于真空熱處理或氣相沉積實驗。
均勻加熱與快速冷卻
采用多區獨立控溫或循環風扇設計,爐膛內溫度均勻性優于±5℃,避免局部過熱導致副反應。
部分型號支持快速冷卻(如風冷或水冷),縮短實驗周期。
二、典型化學實驗應用場景
1. 高溫固相反應合成
實驗目的:通過高溫下固體原料的直接反應,制備高純度、高結晶度的無機化合物。
典型案例:
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(如CH?NH?PbI?):
將PbI?與CH?NH?I按1:1摩爾比混合,在500℃下煅燒12小時,生成黑色鈣鈦礦相,光電轉換效率可達22%。
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(如LiCoO?):
將Li?CO?與Co?O?按化學計量比混合,在900℃下空氣氣氛中燒結10小時,得到層狀結構LiCoO?,容量達140mAh/g。
2. 熱分解與煅燒實驗
實驗目的:通過高溫分解前驅體,制備目標產物或分析材料熱穩定性。
典型案例:
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制備:
將硝酸鈷(Co(NO?)?·6H?O)在500℃下煅燒3小時,分解生成Co?O?納米顆粒(粒徑20-50nm),用于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。
生物質熱解制炭:
將木質素在600℃下氮氣氣氛中熱解2小時,得到比表面積達800m2/g的活性炭,用于吸附重金屬離子。
3. 氣氛控制下的化學氣相沉積(CVD)
實驗目的:在高溫下通過氣相反應在基底表面沉積薄膜或納米結構。
典型案例:
石墨烯生長:
將銅箔置于爐內,在1000℃下通入甲烷(CH?)和氫氣(H?),通過CVD法生長單層石墨烯,載流子遷移率達10,000cm2/(V·s)。
氮化硅(Si?N?)薄膜制備:
在800℃下通入硅烷(SiH?)和氨氣(NH?),在硅片表面沉積Si?N?薄膜,介電常數達7.5,用于集成電路絕緣層。
4. 催化劑制備與活化
實驗目的:通過高溫處理優化催化劑結構,提升反應活性。
典型案例:
鉑基燃料電池催化劑:
將氯鉑酸(H?PtCl?)負載于碳黑上,在300℃下氫氣氣氛中還原2小時,制備Pt/C催化劑,氧還原反應活性提升3倍。
費托合成鈷基催化劑:
將硝酸鈷浸漬于γ-Al?O?載體上,在500℃下空氣氣氛中煅燒4小時,再在400℃下氫氣還原2小時,得到高分散度Co/Al?O?催化劑,CO轉化率達90%。
5. 高溫溶劑熱合成
實驗目的:在高溫高壓溶劑環境中合成特殊形貌或結構的材料。
典型案例:
量子點制備:
將硒粉(Se)和氧化鎘(CdO)溶解于十八烯溶劑中,在300℃下反應1小時,生成CdSe量子點(粒徑3-6nm),熒光量子產率達60%。
金屬有機框架材料(MOFs):
將硝酸鋅(Zn(NO?)?)和2-甲基咪唑溶解于N,N-二甲基甲酰胺(DMF)中,在120℃下溶劑熱反應24小時,合成ZIF-8多孔材料,比表面積達1800m2/g。
返回列表